top of page
作家相片Param Nam Kaur

瑜伽人必學--數論哲學

已更新:3月5日





《摩訶婆羅多》說:「沒有知識比得上數論,沒有力量比得上瑜伽,我們應該堅信數論是最高的知識。」

 

數論源於西元前600年左右的智者迦毗邏仙人(Kapila Muni),但在古典時期才有所成就,這歸因於約西元300年時自在黑(Isvara Krishna)所著的《數論頌》(Samkhy Karika)。目前還不清楚它原本是否曾為二元論,但到了古典時期,它肯定是二元論的。數論哲學為帕坦伽利的《瑜伽經》提供了理論框架。

 

數論(Samkhya)一詞指思考和計算。在此,「思考」指的是有關原人的知識和一些基本原理,「計算」指的是原質的24個元素(諦)。所以「數論」意味著通過正確的分辨認識「真我」。

 

當然,印度哲學的傳統研究主要是從我們人存在的現實即普遍的痛苦出發的。作者自在黑說,我們遇到三重苦。為了擺脫痛苦,就需要達成原人和原質的分離。而為了這一分離,我們需要對原人、原質以及原人和原質之間的關係有一個清楚的認知。當我們真正明白了原人和原質不同,不再認同原質,就能擺脫痛苦,得到自在或解脫。

 

自在黑的數論主張和瑜伽派的理解有差異。瑜伽派認為,只是認識到原人與原質的不同是不夠的,還需要對這樣的認知進行三摩地的實證、親證。

 

人需要在「知」、「行」和「果」之間不斷互動,才能不斷成長。有鑒於此,瑜伽人需要了解原汁原味的數論哲學。

105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entários


bottom of page